帳號
密碼

忘記密碼 | 註冊帳號 | 記住我



60人上線 (1人在瀏覽新聞訊息)

會員: 0
訪客: 60

更多...

專題文章 : 圓光禪寺法語/結交道友
作者 yuankuang 於 2019年05月20日 10:30:00 (2504 次閱讀)
專題文章

/方丈性尚法師  圖.攝影/釋慧開
結交道友寧願靜靜沈默、也不要攀緣,

善的道友能幫助提升我們、

結惡的道友容易使我們墜落。


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精進辦道

欲斷惡趣,因即須先思惡趣苦,乃能生起怖畏,由怖畏乃能斷除惡業,

故應常思三途苦,提醒自己精進辦道。



行者往內觀照,往內省察、往內開發、事理相應、無處不應、福慧增上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/如悟院長  圖.攝影/釋慧開


不要固執
千萬不要固執於過去的事物,因為事物永遠在變化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
 
/如悟院長  圖.攝影/釋慧開
諸法因緣生
緣起論:「諸法因生,諸法因滅。」這個是緣起觀,所以說是緣起空。緣起一定要有結果,好比一棵樹能夠生長,一定要有土地、陽光、種子、水份、空氣,這一棵樹才能完成。龍樹菩薩說:「因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,亦為是假名,亦是中道義。」世間萬事萬物一定要有空間,有性空的空間,世間所有萬事萬物都是假名安立的,沒有實體。「一切法無所有,畢竟空,不可得」,《般若經》上所說:緣起的甚深義──「諸法不自生,亦不從他生,不共不無因,是故知無生」,對於佛陀的緣起論要好好的研究。

佛陀:「諸法因緣生,諸法因緣滅,吾佛大沙門,常做如是說。」佛陀悟道緣起論,眾生有生、住、異、滅,我們的心也有生、住、異、滅這個是緣起,六道輪迴有因有果,凡事脫離不開緣起。我們要解脫,必需要悟道,緣起性空的理論。了解了一切法不可得才能破疑群。五蘊生有分別就會造業,了解緣起性空,不起貪、瞋、痴就不會去造業,就不會有業障。反之有貪、瞋、痴就有業障,有業障就有罪障,眾生就是這樣有六道輪迴。佛陀講造善業得善果,造惡業得惡果,善業人天果報天人、阿修羅、人道,造惡業畜生道、餓鬼道以及地獄道三種惡道。所以,今生大眾要好好修行,才能朝向善道步入解脫之行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/如悟院長  圖/釋慧開
菩薩利他行


大乘修學的階位,第二十一至第三十位所修之十種利他行。又作十行心。今天說明其中三個階位。第一種是歡喜行、第二種是饒益行、第三種是無瞋恨行。出家人要修忍辱心,「十行心」中提到:「修忍辱、離瞋怒、謙卑恭敬、不害自他、對怨能忍。」我們是修行人,不能發脾氣、不能有瞋恨心。出家人有瞋恨心,去到那都不會受他人所歡迎。一個出家人聽聞佛法、聽佛陀的教訓,還無法改變自己的習氣煩惱,這就是聞法沒有入心,所以,就無法改變自己的煩惱,這就不叫做修行的人。

不單單要忍辱、不要瞋恚、平時做人要謙卑、要恭敬別人,這是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關係。一個人不謙卑、不恭敬、自大傲慢,這個人際必然一定不好,一旦,遇到任何困難,人家也不會幫忙。所以,對人要有恭敬、要明白謙卑對治我慢。《在法華經》:佛陀特別稱讚「常不輕菩薩」,因為「常不輕菩薩」無論對在家或出家眾都不敢輕視他,他人有過都自己承擔,而且都對他們很恭敬,因為他看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,所以不敢輕視他人,因此他的精神受到佛陀的重視。

「常不輕菩薩」,這種精神是不容易建立的。現在的同學,師長罵他幾句,他就不開心而且會反抗。其實我們要尊重指導我們的人,你不重視、或輕慢老師,對我們是不好的。同時也表示自己聽佛法,而法乳沒有入心,所以脾點很大,一點都沒有改變。我看很多出家幾十年,那個脾氣比在家人還要沒有修為。出家幾十年,一點都沒有改變,那你出家做什麼?出家就是要了生死,脫離生死輪迴,而這種習氣還改不了還在造業,這那能解脫?這是不可能的。佛陀的教誡是要我們止惡行善,每一個念頭都要生起善念,不可以有任何的惡念。要特別的注意,出家人受戒一定要持戒清淨,遠離造業及煩惱。有很多的煩惱就是因為有業障,有業障才會覺得有痛苦,有善念就會造善業,有惡念就會造惡業,凡夫眾生應該要戒慎恐懼。希望同學要牢記忍辱、離瞋怒、謙卑恭敬、不害自他、對怨能忍同時戒慎恐懼。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/如悟院長  圖.攝影/釋慧開
CADCH

口述/如悟院長  攝影.整理/釋慧開
修學佛法要學以致用
我們學習佛法一定要學以致用,學了用不上學佛法就沒有用處。所以,《唯識》裡面講:「我見慢相隨」這個我「我見」、「慢心」,眾生有了慢心就會造業。《法華經》常不輕菩薩品:佛陀在法華會上,特別提到常不輕菩薩的精神,提出來的目的就是以此為鏡鼓勵大家。常不輕菩薩品中提到常不輕菩薩為對治我慢,看到所有的人,就跪下來向他頂禮,他說:「你是未來佛,我不敢輕視你,應該接受我頂禮。」見每一個人都一樣,非常的謙卑,非常的恭敬別人,一點我慢都沒有。唯有謙卑才能恭敬別人,所以自他無害。
對人能忍這就是修忍辱,不生一點瞋恨這就是修慈悲。這種精神就是我們學佛人真正要學習的精神。這真的很不容易呀!常不輕菩薩在寺廟裡面時,人家打破香爐了,無論任何錯或什麼事情都歸給常不輕菩薩。有一天寺院的大和尚叫常不輕菩薩來,問他如上點點滴滴過失是不是你做的,常不輕菩薩回答:「是我做的。」,一點怨恨委屈心都沒有,而一般人看常不輕菩薩實實在在,很平凡沒有什麼智慧。佛陀說:「常不輕是再來人」,真正把功夫用在日常生活當中,所以常不輕菩薩走到那裡大家都很歡迎他,大家見到他就會感到很開心。因為常不輕菩薩我執我慢已經降伏了。所以一個人「我執、我慢」有辨法降伏,自然就會受到大眾的擁護。佛讚嘆!這是一個出家的標準及模範,大家都要向他學習。
 
我們這個臭皮囊五藴皆空,有什麼值得我慢。早年有一次在慧日講堂,有一個立法委員做生日,來了許多富家千金,我們坐在一個區域中準備用餐,很奇怪的事情發生,有兩、三個女眾長的很漂亮,看到出家人眼神就很怪異,口中還竊竊私語,示意看不起我們出家人似的。人長的漂亮,你把她皮肉打開來就是一個骷髏,有什麼好驕傲的。當年我母親死了四年後開棺,我母親生前長的還不錯,而現在往生了看到只是一軀白骨。我心裡想:「母親去那裡了?」所以,大家不要執著外表,《金剛經》: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這個說相,我們認為是我的、真的,執著是我的會起我慢。諸位想想看全身是骷髏,有什麼好驕傲、好執著的。
執著我慢這是一個分別心,出家人要把我們的身體看破放下,為什麼我們要剃光頭,就是要把我們以前的形象看破,如果你出了家還是我執、我慢,不能謙卑、不能恭敬、不能修忍辱,常生起誠心修行就能修成正果。大家都懂得五藴皆空,但是很難做到五藴皆空,很難做到常不輕菩薩的精神。看一切人都是未來佛我向他頂禮,不敢不恭敬你未來佛,但我們還是要向常不輕菩薩學習。出家人要看一切眾生都是未來佛,你不可以打他、罵他,平常我們受到他人打罵,我們也不可以以牙還牙,你罵我、我就罵你,你污辱我、我也要污辱你,這樣子不是出家人的行為。
 
我在水里「蓮因寺」住的時候,上街買菜,遇到一位八十多歲老和尚在賣柴火,坐在茅棚裡沒有人供養他。老和尚每天挑柴火,到水里街上來賣,就這樣賣柴火過生活,老和尚柴火放在座位前面,看有沒有人要買他的柴火,有的人很奇怪,看不慣老和尚,便走過去就罵老和尚、走過來也是罵老和尚,惡劣向老和尚吐痰。可是老和尚總是笑瞇瞇的一直點頭,好像是要感謝他們的的意思,沒有看到老和尚發脾氣,老和尚那如如不動的樣子,我看了直覺得,那真的是有功夫的,我當時非常的感動。一個出家人面臨人家的污辱還如如不動,各位你看看老和尚功力深不深。這種不用講經說法,你看他的功夫就值得去祟拜,又如廣欽老和尚一樣,不會說法但是他的修行功夫威德力非常深厚。
 
有一次我帶了三十個教授,一路上教授都批評廣欽老和尚,不會說法怎麼值我們來恭敬的,沒有想到當我見到廣欽老和尚時,有幾位教授,我沒有叫他們頂禮膜拜他們看到老和尚,坐在那裡自動就去頂禮膜拜,後來我問他們怎麼看到老和尚就頂禮膜拜呢?教授們說:「老和尚他的威德力讓我佩服。」出家人,不一定會講經說法,但是你身體的行為,身口意就可以代表說法,。有的人很會講經,遇到境界來通通投降。我的師長演培法師,說法一流但是發起脾氣來,很剛烈像猛火燒一樣。所以講給別人聽很容易自己却做不到,能說不能行、能行不能說,是錯的,要能說、又能行,這才是真正的出家人的精神。對付別人的煩惱,要先對治自己的煩惱,自己的我執、我慢、沒降伏,不可能降伏別人。所以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不是別人,也不是眾生就是我們自己。佛陀在法華會上稱讚常不輕菩薩,就是這個精神。所以希望同學,要學常不輕菩薩修忍辱不起瞋恨,謙卑恭敬自他無害,立願能忍偉大的精神。大家來學佛一定要學以致用,學了那麼多不能用一點都沒有用。最後還是希望同學日常生活中聽法入心,將來才能如實承擔如來的慧命。


可列印模式 轉寄給朋友
10.jpg
CHCCD10.jpg
08.jpg
IMG_0769.JPG
Copyright 2013 by Taoyuan County Government. All Rights Reserved. THEMES BY CADCH. POWERED BY XOOPS.網頁設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