圓光禪寺/方丈開示/如何定下心?

日期 2012年02月13日 08:00:00 | 新聞類別: 專題文章

 

講述/方丈/性尚法師 
整理/圖/菩提葉畫/釋慧開
早齋開示: 如何定下心?
 
有同學問「方丈」說:「如何定下心?」,我想大眾都會回應,就是「心」要經過訓練才能定下心。而初學的行者,未能「善用其心」,對教理及行門皆尚未明了,最容易犯的通病就是沒有恆心、同時又不耐煩,以為「平靜」這一顆心,所有的事皆平息了,而忽略「煩惱」未一同平定下來。 比方以「用齋」為例,大眾感覺上很「專注」聽「方丈」講話,實質有些同學內心種種妄想紛飛,此時此刻就如同用「石頭壓草」,只是短暫平息妄念而已,內心「無明草」根源依舊在,所以做一名修學佛法的行者,就是要學習讓心安定,將「煩惱轉為菩提」。
 
當「禪坐」時,先將你的注意力放在頭頂,然後往下移,經過身體到脚尖,然後再回到頭頂。這樣做,是為了要得到一種對身體本然的初步暸解,接下來開始「禪坐」,而這方法稱為「觀呼吸」,它是以出入息上做「正念」的開展,不用太集中注意力,只要去「觀呼吸」的「進出」就可以了,不要去控制或擔心它。呼吸長短、粗細,就用平常心很自然的呼吸。慢慢訓練這一顆心,理性的觀察一切事務,當「定」產生時,就能靜慮澄心,覺察動機偏差。
 
「心靜,則萬物莫不自得;心動,則事象差別現前。」福報具足就找一個安靜、祥和的環境,但是因緣不具足,就隨緣就學。剛開始時,我們只管專心讓心平靜下來,不論坐在椅子、車上或者任何地方,因此不管身在何處都可以禪坐。「心」是要下功夫才能不散亂,透過「禪修」及訓練才能調伏使心平靜。如同臉盆的水,假設一直投入石頭,使水產生漣漪既是未搗動它,它始終是動盪混濁。同樣的假設心一直處在「煩惱」中,我們永遠無法看清任何事情。「禪,非妄想,是一種用心探究的工夫,重在精神的統一,意志的集中,非呆坐、非空坐,是要用心用力,精進不已。」,而當停止投入石頭動作時,臉盆裡的水便慢慢能沈澱下來,自然就能從中端倪盆中物。
 
所以「心」, 只要逹到「安止」就能洞見事物。那麼如果我們的心還未能進入「定」時,內心中生起「貪欲」、「瞋恨」等煩惱時,應該如何調整呢?不妨以「五停心觀來對治心:一、用不淨觀,觀察一切根身器界皆屬不淨,以停止貪欲。二、用慈悲觀,觀察一切眾生痛苦可憐之相,以停止瞋恚。三、用因緣觀,觀察一切法皆從因緣生,前因後果,歷歷分明,以停止愚痴。四、用念佛觀,觀察佛身相好,功德莊嚴,以停止業障。五、數息觀,是觀察呼吸出入之相,每一出入,皆暗數自一至十,以停止散亂心」。
 
 心力強者,堅信善知識指點,深信「人人有潛能,事事有因果,驚濤駭浪練出好舵手,橫逆挫折鍛鍊出真本領,困苦艱難養出真實力。」,「在煩惱海中,修道者要像甘露法水」每件事皆是給予學習成長最好機會,必能滌清塵慮,引發智慧。而心力太軟弱時,就暫停做任何事,也不做任何決定,因為意氣用事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判斷,到頭來會傷害到別人也傷害自己。總之修學以「三學總持」,今日大眾有因緣一同修學,皆因抱持感恩的心,因為眾因緣和合我們才能在此修學,因為他人的護持我們才能安心辦道,且願同學們,「蛋未孵熟,不要妄自一喙;飯未煮熟,不要妄自一開。」,「我們求法要受得住氣、忍得住苦。」將來才能成大器,為法門龍象。
 


講述/圓光禪寺方丈/性尚法師
 
整理/圖/菩提葉畫/釋慧開

早齋開示: 心病還是身病?
大眾有疑:方丈去那了?早齋沒有來?午齋也沒有來?喔!第二天早「方丈」終於出現了,唱完「結齋偈」,方丈開示了。
 
方丈解疑:「因去看戒子,無法和大眾一同過堂,氣候冷暖不定,有很 多同學感冒生病,常住也有法師同樣趕上「生病」的列車,申請「請假單」,打算讓自己靜養一下。
 
方丈自問:「請假單」由「當家師父」轉手至「糾察師父」最後就送到「方丈」的案前,「方丈」隨手看著桌上的「請假單」。
 
方丈自答:今有人遞上申請「請假單」,上頭寫著:「因四大不調無法 作早、晚課、過堂…申請日期,某年某月某日而期限呢?奇 怪了,空白代表長期請假是嗎? 奇怪了!奇怪了!如果一  期生命八十年而今年四十歲,也就從批准那天開始四十年見不到他人囉!如果批准,這四十年他們做的種種因果,就 是「方丈」要負責囉!嗯!這樣對我不公平哩!
 
方丈自問:方丈想了又想「沒神通」,不知道他人是「真的病」還是 「假的病」,如果真的生病而將「申請書」退回,就說方丈不 慈悲不通人情,如何是好呢?
 

方丈自答:「如果「假生病」同意請假,往後他人有樣學樣,就沒人上 殿、過堂及出坡作務…這樣不行的。」
 
方丈不安:方丈去看受三壇大戒的「戒子」,開了一整天的車子,身體   覺得疲憊的很,想著明天早上四點要起床做「早課」,在這 夜闌人靜時刻還是趁早休息好了,躺著左翻過身,右翻過身,就是輾轉反側無法就寢,原來就是批示未了,好吧!就在 此時「方丈」起身了。
 
方丈體悟:「有佛法就有辦法」看了「禪宗語錄」有這麼說法:「自身有病自心知,身病還須心藥治;心要正 時身亦淨,心生還是病生時。參!」
 
方丈自悟:當方丈和尚看了這一則偈頌時,就在此刻「方丈」沈寂一下突然靈光一現批了以下文。
 
方丈悟解:「有病沒病你心知,不要自己沒病找病生;自己沒病不知別人看就知,此張「申請單」退回你自 知。」
 
結論:現今有些行者或世俗人,思想見解偏差只著重「享受」,忽略了「內在」的修養。一味追求「物質」、一味著重「色身」保健,以身吃好、睡好、住好、用好認為就是很大的福報,不斷的索取上輩子積聚的福德因緣。而未在今生努力培福,在不知不覺中忽略貪心的生起、瞋心的欲動、愚心的彰顯,就在這無形中,種下三惡道中的因。其實「身病皆因心病起,心病還須心藥醫。」而「心藥」就是「治心之藥」,也就是「佛法」,接受「佛」的教導,讓「法」入心、讓「法」調解我們的身心、讓「法」將煩惱轉成菩提,才能身安道隆。祝:
大眾法體安康,道業有成。
 

早齋開示:住叢林之殊勝
 
    住「叢林」為十二頭陀中第二頭陀,梵語「阿蘭若」,此云「寂靜處」;又云「僧伽藍」,為十方聖賢聚集處。住在叢林有一定的規矩,比方說:齋堂、殿堂、寮房、執事…等有一定的規約,日常生活中行、住、坐、臥四威儀,都要學習「行如風、坐如鐘、立如松、臥如弓」,而以上點滴的要求,就是要讓修道行者,學習當下的觀照、每一時刻的專注,然後收攝身心解行並重,墊定堅固修行道心,建立優良僧格的養成。
 
    而無心於修道的人,住「叢林」就像「麻雀」關進鳥籠,不能任意翱翔,那麼「心」不能安住,「身」如何能安住呢?心心念念想著,處於規範空間當中,這個也不對、那個也不對,所見什麼都不如意,所聞同樣不能順心,只有自己是對的。《禪林寶訓順硃卷第二》提到:「而自己心地不修理。縱學廣而有何所增益。」 古人提到:「心以動為用,身以腳為用。心不動,則身自靜。腳不動,則事自息。心動,則念愈多,根愈擾腳動,則身愈煩,心愈亂。故辦道之人,先收其心,次收其腳,盤膝者。」每日當常靜坐摸頭自省,以避免身心不能安住的過失,唯有身心淨化才能使正法久住。
 
   今天大家有因緣共住在「圓光禪寺叢林」,可說是有「大福報」的人,這話怎麼說呢?僧團是依僧靠僧,每個道人皆有其福報。「叢林」興三寶才能成為世間的福田。古德說:「若在深山辦道、不如叢林睡覺」又說「能發心住叢林裏,三、五、十年不犯一亳苗稼者,此人具大福報,有大正因。」僧人,住過叢林學會僧格教育養成,出外行腳至城市鄉村,世俗人見到,行者威儀細行,語默動靜非此尋常,更讓世人容易接受佛陀「覺」的教育,而對「佛教」、「經典」「出家法師」,也就是對三寶生起恭敬心,同時讓一般善男信女,有這個因緣培福,植種無量諸善根。 
 
相對的有一種人,久住叢林後,諸多不如法,身心却疲厭,慢慢就養成不好的習慣。譬如說:該過堂時却不過堂,該上殿時却不上殿。今天高興上殿就上殿,明天心情不好又不上殿。還有一種人,當學生的時候很正常,學院畢業回常住後,不知道為什麼又變的不隨眾了,這一點我真的想不透?這些人出家為何?「人的身心」乃是業障所成,而以習氣薰之並現於六道當中,我們住在叢林,當遵循應有規矩,護念每一行者,彼此藉助大眾力量調整個人習氣,而行持一切諸善法,如此便不會種下六道輪迴因、受四生之苦果。
 
祖師語錄提到:「住叢林守規矩者,心地寬廣,一切自在;犯規矩者身心浮躁,遇到生煩惱;守規矩者,人若見之,歡喜讚嘆;犯規矩者,人若見之,即生厭離,很難安住,外出不安。守規矩人,佛、天生歡喜。犯規矩人,神鬼生瞋。守規矩人,為叢林法將,犯規矩人,為叢林惡人。」古德言「歷代祖師出自叢林,古今聖賢皆叢林出。」雖然有時難免犯規矩,因此平常要常禮佛、念佛、發露求懺悔,並且自己要立重誓:「願別人砍我頭去,挖我眼睛,不願一時犯叢林法。」如果這樣立誓,不但生命能救,慧命也能救。所以古德言:「修道之人一生住叢林,往生入塔院。」福澤過去父母超生淨土,現在父母培福延壽。行者應以道為重,時時刻刻守護「道心」,直到修行究竟解脫入涅槃。
 
 
 
 
講述/圓光禪寺方丈/性尚法師

整理/圖/菩提葉畫/釋慧開

早齋開示:如何親近善知識
 
大眾請慢慢用,10月3日學院舉辦行腳課程,雖然下著濛濛細雨,不因氣候因素仍然風雨無阻決定成行,帶領同學們至北部參訪「故宮博物院、台北淨因寺、土城承天禪寺」,對此趟行程大眾一定有其不同的體會和感受。
「行腳」前提到尋找「善知識」,說明如何親近善知識,首先定義什麼是「善知識」,在這「善友」為善知識的異名,「善知識是能教眾生,遠離惡法修行善法的人。知識者,知其心識其形之義,知人乃朋友之義,非博知博識之謂,善者於我為益,導我於善道者。」,《法華文句》四曰:「聞名為知,見形為識。是人益我菩提之道,名善知識。」《法華經》妙莊嚴王品曰:「善知識者是大因緣,所謂化導令得見佛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」從凡夫地修學至修學成道,所引導的次第可以分為二種:第一種是依止自己的師父為修學的根本。第二種是依止修心次第從「了知人身暇滿,而修學六度四攝、一直到成佛。」
  近期中,園藝組整理花圃,讓個人有一種深深的體會,樹和花如果沒有穩固的根,無法呈顯枝葉扶疏 、花 簇錦攢便無法成長,要看到紛紅駭綠 ,翠 繞珠圍一定要根深葉茂。花和樹在移植中,有其一定的步驟,切忌主細根猛然處理,會危及樹木成活,每一個環扣疏忽不得。比方「樹」要移植前,要先斷周遭細根留主根和土壤,待半個月或一個月長出新的細根,再斷主根,用漸進方式斷根,主要是樹木受到傷害後,用本身自癒能力長出新根延續生命存活。 
 
  所以親近善知識修學佛法中,行者善根的長成,和樹的成長有著異曲同工之妙,除了解「樹木」植種方式,需要成長中的灌溉及照顧。「道人」菩提道種的生起,同樣要有善知識的指引和關切。《菩提心論》「學人應具德,如六度、四攝等,皆關係善知識」;《大乘莊嚴經論》「談及發心信佛,有四種力量才能成就,即友力、因力、根力、聞力,其中首推友力。」那麼善知識該具那些德相呢? 《大乘莊嚴經論》提到善知識要具足十種德性:「知識調伏靜近靜,德增具勤教富饒,善達實性具巧說,悲體離厭應依止。」
 
於此簡單的說明:
一、戒:就是調伏,《別解脫戒經》中,釋迦牟尼佛比喻說:「心馬常馳奔,恒勵修難制。」從修學菩提學程中,用心學習才能調伏自己。「馬是非常難調伏的。要調伏它,用什麼樣的方法呢?口夾是調伏馬的最好方法。同樣,我們的心好比是一匹野馬。用什麼方法調伏它呢?就是用別解脫戒的口夾,用這個使心調伏。」自我能調伏,便能調伏他人。
二、定:「清淨就是定學,內心非常清淨。」使我們心不起散亂。
三、慧:龍樹菩薩說一切諸法「不生亦不滅,不常亦不斷,不一亦不異,不來亦不出。」能觀察世間真諦人無我、法無我。 
四、德勝:龍樹菩薩在《親友集》中這麼說:「諸人依劣當退失,依平等者平然住,依尊勝者獲尊勝,故應親近勝自者。所有具最勝,戒近靜慧尊,若親近是師,較尊勝尤勝。」我們選擇善知識須各方面勝過自己的,如果不親近一個「德增」的善知識,學修佛法就無法有所長進。
五、精進:道業上應時時勇猛精進,才能具備善法和利益他人。
六、教授富饒:什麼叫「教富饒」?教法非常豐富。須博通三藏具足多聞。
七、通達實性:具足教證二德,教觀精通。了達萬物諸法虛空的本性,也就是說通達實性。實性是緣起性空,諸法的本性。
八、說法善巧:就是能隨弟子或學生的根器,引導次第權巧開示教導。
九、具悲愍:「悲愍」是什麼呢?就是內心非常慈悲,為利益一切諸有情宣說佛法,不是為了獲得名聞利養或為得到他人的恭維而講說佛法。
十、斷疲厭:「離厭」是什麼呢?就是脫離厭煩。在教導弟子宣說佛法時,要能不厭其煩,耐心、細心、悲心屢次教導弟子或學生。願同學在學院中,也能學習「善知識」應具足德相的學習,同時能扮演他人的善知識,利益佛門呈現行者修道的風範。
 

講述/圓光禪寺方丈/性尚法師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整理/圖/菩提葉畫/釋慧開

早齋開示題目:行        腳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    學院一學年中會安排一次行腳課程,雖然活動僅只有一天,但那精神和意義,是讓大眾能去體驗,古人那種為法忘軀的精神。出家人行腳外出參學是為了,尋訪名師幫助自己了生脫死,或者為教化他人而廣遊四方。所以「行腳」又稱為遊方、遊行,遊方之僧又稱行腳僧。
 
   古人行腳,都是為了自己的生死大事,教誡弟子行腳的事例也很多。  例:如東山演禪師送徒弟行腳有一則教誡文,內容是這樣的「大凡行腳  須以道心為重,不可受現成供養,等閒過日。須將「生死」二字貼在額  頭上,每日十二時中裂轉面皮,討個分曉始得。若只隨群逐隊打哄過 日,忽然死了,閻羅老子打算飯錢,莫道我不曾說與爾來。
 
 若是做工夫,須要時時檢點刻刻提撕,那裏是得力處?那裏是不得力 處?那裏是打失處?那裏是不打失處?若如此檢點做工夫時,定有到家  時候。有一等辦道人,經又不看,佛又不禮,才上蒲團便打瞌睡。及至  醒來胡思亂想,才下蒲團便與人說雜話。若是如此辦道,至彌勒佛下生  時,也未有入手底時節。
 
    須是猛著精采,提一個「無」字,晝參夜參與他廝睚。不可坐在無事甲    裏,又不可在蒲團上死坐,須要活弄。恐雜念紛飛起時,千萬不可與他廝睚轉鬥轉多。有人到這裏不識進退,解免不下成風成顛,壞了一生。宜向紛飛起處輕輕放下,轉身下地行一遭,又上蒲團,開兩眼掜兩拳,豎起脊樑,依前提起所參話頭,便覺清涼,如一鍋沸湯攙一杓冷水相似。若如此做工夫,日久歲深,自有到家時節。
 
     工夫未入手,不可生煩惱,恐煩惱魔入心;若覺得力,不可生歡喜,恐歡喜魔入心,種種禪病說之不盡。如眾中有老成道伴,千萬時時請益。若無,將前輩祖師教人做工夫語言看一遍,如親見相似。如今向此道者難得其人,千萬努力向前。望汝早早打破漆桶歸來,與老僧揩背。偈曰:瞻風撥草離家時,一念途中善護持,近日叢林風味別,腳頭到處著便宜。」祖師大德每每二六時中,心繫道業未成,不敢怠惰,今日藉「東山演禪師送徒弟行腳教誡文」勉勵大眾師,於道上精進,圓滿佛道。



本篇新聞來自:桃園市雲端公益寺廟資訊網
https://www.tycgtemple.kip.tw

本篇新聞的連結網址是:
https://www.tycgtemple.kip.tw/modules/news/article.php?storyid=227